|
【特色小镇】禅城集中优势资源提升内街小巷、建设特色小镇 |
【tsxz】2018-5-24发表: 禅城集中优势资源提升内街小巷、建设特色小镇 继召集多位专家为禅城内街小巷提升工作建言献策后,5月17日,禅城举行特色小镇暨内街小巷工作现场会,检验现阶段项目推进成果,找准下一步工作方向。“要把特色小镇和内街小巷两项工作归拢起来,在建设 禅城集中优势资源提升内街小巷、建设特色小镇继召集多位专家为禅城内街小巷提升工作建言献策后,5月17日,禅城举行特色小镇暨内街小巷工作现场会,检验现阶段项目推进成果,找准下一步工作方向。 “要把特色小镇和内街小巷两项工作归拢起来,在建设中互促互进,以市民满意为标尺不断完善。”禅城区区长孔海文在现场会上表示。 内街小巷提升关注的是“市民生活的最后10米”,而特色小镇建设则是禅城实现城市产业提升转型,打造佛山“首善之区”的重要抓手。这两项工作在规模上不可相提并论,“绣花功夫”和特色小镇建设将如何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城市空间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计划 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品质小镇 在石湾艺术家村,裸露的水泥外墙被覆盖上不同的色块,组成颇具艺术气息的涂鸦。莲峰书院从一片瓦砾中升起,曾经的石湾文化地标重现。大雾岗森林公园规划蓝图正在落实,未来石湾将又多出一个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这一切得益于石湾镇街道对中国·佛山石湾陶瓷设计创意谷(下称“中国陶谷”)的打造。中国陶谷于2016年9月正式启动建设,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去年8月中国陶谷小镇更成为全市第一批15个特色小镇之一。 5月17日,禅城区组织一镇三街班子成员走进石湾镇街道,走到特色小镇建设的一线,以图检验工作成果找准方向。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几个考察点中,还包括了石湾镇街道正在打造的内街小巷提升三友岗项目。 内街小巷是城市“绣花功夫”,而特色小镇则是囊括城市、产业、生态等多领域的宏观城市改造计划,在规模上不可相提并论,禅城为何要召开会议同时部署推进这两项工作? “特色小镇建设和内街小巷整治要在建设中互促互进。”孔海文在现场会上表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同时也是内街小巷整治提升的工作内容。 诚然,从内街小巷到特色小镇,在提升内容方面有重叠之处,而两项工作在提升思路方面,也值得互相借鉴。 “走入这些内街小巷有穿越历史的感觉,这些街区以后不仅仅是具有居住的功能,还需要具备旅游文化的功能。”孔海文认为,内街小巷提升需要植入更多的禅城文化元素,而并非停留在对社区基础环境的改造上面。 这一思路恰好与特色小镇的建设思路不谋而合。以中国陶谷的改造为例,在计划中石湾镇街道将重现古镇历史风貌,投入2.5亿元实施陶瓷博物馆筹建、宝峰塔重建、丰宁寺及莲峰书院修缮等项文化保护项目。 石湾镇街道办事处主任吉江鸿介绍,石湾镇街道还将持续塑造中国陶谷文化品牌。“下阶段会推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申报工作,开展陶谷vi深化设计,策划区域旅游动线改造,丰富旅游文化产品。还会以文化活动推动行业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等资源集聚,实现以文化助推产业升级、以活动品牌营销陶谷。” 从作为“居民生活最后10米”的内街小巷,到聚拢优势资源的特色小镇,禅城越发注重城市空间开拓的质量。 如果说内街小巷加入地区文化元素内核,是把“绣花功夫”做“大”,那么特色小镇的建设,禅城则强调要把大项目做“小”,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品质小镇。 “特色小镇要抓特色、抓重点,抓品质,不能低水平重复,中心城区资源不多,因此特色小镇项目量不在多,而在于少而专。”禅城区副区长渠铮在现场会上表示,禅城要把资源和力量集中在小镇核心区,优先把核心区搞好,重点要做好“一条主线+一条动线”,用主线串联小镇产业,形成整体的产业概念。用动线把小镇景观区、文化区、产业区、功能区、服务区进行有效串联,形成小镇特色风貌,凸显小镇整体印象,打出禅城特色小镇品牌。 意义 有“破”有“立”实现中心城区功能转化 建设中的佛山“互联网+创新创业产业园”,在其中的文化艺术街区,旧厂房被改造成陶瓷展示厅,高炉上被涂抹了风格不一的壁画,老旧的生产线“退休”后也成为展示石湾陶文化的展品。 从每天生产无数工业品的产区,到文化、艺术、创业园区,中国陶谷在石湾镇街道的打造下,正在逐步适应其功能的转变。实际上,无论是内街小巷提升,或是特色小镇打造,都是禅城通过改造城市空间,提升人居环境、实现产业升级过程的一环。 早在去年6月,禅城就确定了一镇三街特色小镇建设的主题。其中,南庄镇全力打造中国建陶小镇。石湾镇街道重点打造中国陶谷小镇、重点培育中国·佛山澜石不锈钢小镇。张槎街道重点创建广东绿能装备小镇,重点培育张槎“互联网+”小镇,并谋划张槎时尚针织小镇。而祖庙街道重点创建岭南风情小镇,重点培育丰收街·菁创聚创新小镇。 多个小镇的不同主题,在显示禅城不同区域的产业、文化特色以外,更反映了中心城区的功能之变。“产业的发展是不断梯度转移的,不是说陶瓷、不锈钢这些传统产业会永远留在一个城市里面。随着时代变化,原来的特色产业不一定能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支撑。”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牛凤瑞表示。 随着区域价值的变化,禅城已慢慢变成佛山中心区,大量低端制造业存在是不现实的。根据这种情况,产业梯度进行转移和轮换,所以必须找到新的产业和新的发展动力。 在产业转移的压力下,要吸引高端人才,提升城市招商质量,单纯的工业区在配套、环境上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必然需要对城市原有的功能区域进行重新划分再造。“中心城区要发展高端产业,一定需要为企业、市民提供更多的‘舒适物’,如公园、地铁、服务机构等等,因此必须把原有不满足发展要求的厂房、建筑改造好,有‘破’有‘立’。”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王宁认为。 因而禅城的计划当中,内街小巷和特色小镇的提升,首要任务都是提升区域的基础环境,为传统工业区“整容”,并提升配套和服务。 在现场会上,渠铮也表示,当前各特色小镇在运营机制、融资机制、创新机制上还要继续深化,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小镇的创建运营,通过成立产业基金、推动企业上市等多种途径,拓宽融资渠道,建立ppp项目库,吸引民营资本参与小镇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镇街行动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石湾陶谷小镇、南庄建陶小镇、张槎绿能装备小镇3个特色小镇入选佛山市首批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祖庙文荟小镇也将于今年申报市级特色小镇。2018年是禅城特色小镇建设年,各镇街道如何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步伐? 南庄??“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打造建陶小镇 目前,南庄镇特色小镇建设和内街小巷提升两项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一定成效。具体而言,南庄镇以中国陶瓷总部基地、华夏陶博城、瓷海国际、众陶联平台等为载体,全面提升和完善建陶全产业链,同时以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为理念,打造辐射全球的设计研发建陶、商贸会展建陶、金融建陶、智慧建陶,全力建设中国建陶小镇。 南庄镇委书记何战表示,今年南庄成功创建全国首个镇域级别“中法生态示范城市”,并已形成建陶小镇核心区规划设计深化方案、小镇概念规划初步方案等。“南庄镇还将高规格打造中国建陶小镇展示厅,以华夏陶瓷博览城会展中心一、二层为载体,大手笔投入约2500万元打造建陶小镇展示厅。” 接下来南庄还将以建陶为核心,全面梳理出中国建陶小镇69个项目,预计总投资约81亿元。其中,南庄目前正重点推进核心区范围内一期和二期工程建设工作,一期工程包括陶兴大道与南庄大道交接处景观提升工程、吉利人行天桥工程、华夏陶博城广场景观提升及慢行系统、陶博大道与樵乐路交接处景观提升工程以及陶博大道整治提升工程等项目。二期工程包括建陶双创区、中国陶瓷总部基地升级工程、国际水暖卫浴城、岭南水乡农耕文化旅游基地、慢行系统等重点项目。 在内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面,南庄入选的四个片区项目总投资估算约1030万元,目前已选定设计单位并正在开展初步设计工作,预计今年6月底完成施工图设计和预算编制,计划8月进行施工招标挂网,工期约3个月,力争2018年11月完成全部提升整治工作。 石湾??以“陶”为核塑造“三宜小镇” 石湾的特色小镇建设项目“中国陶谷”位于石湾西片区核心区域,于2016年9月正式启动建设,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2017年8月,中国陶谷小镇成为全市第一批15个特色小镇之一,并于同年12月从“一谷八园”扩至“一谷十园”。 石湾镇街道办事处主任吉江鸿介绍,中国陶谷小镇重点围绕城、产、人、文四个方面全力推进建设,2017年至2020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共24项,总投资55.11亿元,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亿元。 城市更新是中国陶谷小镇建设的核心。据介绍,石湾镇街道将把陶谷塑造为具有岭南特色,宜居宜业宜创新的“三宜小镇”。 下阶段,石湾镇街道将引导社会投资推动辖区超过100万平方米建设佛山陶瓷发展历史的旧厂房、旧物业,重点打造石湾古镇文创园、佛山“互联网+创新创业产业园”等新兴园区,建设陶谷大厦、石湾之心,加快推进凤凰岗地块、君辉地块改造建设。 交通作为城市脉络,在石湾特色小镇建设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了解,石湾镇街道投入2000多万元,对南风古灶及各大园区周边的道路进行改造提升,建设宝塔路、和平横路微循环系统。 此外,石湾镇街道还以“陶”为元素改造提升两大主题公园。其中,投入近7600万元对大雾岗地块进行生态修复,建设大雾岗城市森林公园。石湾镇街道还投入近4500万元将石湾公园打造成为中国第一个陶文化主题公园,丰富并完善石湾公园及周边公共设施配置,着力打造中国陶谷北大门。 在产业领域,石湾街道更是瞄准“世界陶瓷创新中心”目标,紧扣科创、文创、全产业链三大主线。“下阶段石湾镇街道将推动陶瓷研究所上市,打造陶瓷检验检测行业龙头。推进石湾酒厂利用大雾岗公园地块打造广东省白酒文化研究院,以及西伍服饰打造国家级纺织实验室等。”吉江鸿说。 张槎??“产业+生态”双核规划产业小镇 自佛山绿能装备小镇获批为佛山市首批市级特色小镇后,目前张槎街道小镇总体规划方案已经完成。 据了解,佛山绿能装备小镇以华南创谷为核心,总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辐射带动区4.3平方公里。规划以“双核驱动”和“双轴发展”为主体,“东核”围绕欧洲工业园、零壹科技园、华南创谷等多个园区构成一个产业核心,重点发展绿色能源、智能装备、智能电源、环保设备、汽车配件、军民融合等绿能装备制造业。 而“西核”则依托王借岗森林公园、汾江河和东平河交汇处形成生态核心,建设满足城市综合性要求的观光胜地。“‘双轴发展’是指南北走线的汾江河滨河休闲轴线和东西走线的张槎一路商业发展轴线。”张槎街道办事处主任颜雪锋表示。 颜雪锋介绍,小镇通过前期的摸底调查、精心筛选和研究论证,已建立了特色小镇项目库。项目库主要包括产业载体、商业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环境提升等方面的内容,计划投资20多亿元。2017年已累计投资达6.62亿元,大大超出佛山绿能装备小镇创建工作责任书2017年投入2.6亿元的任务目标。2018年计划投资6.8亿元,截至4月底,累计投资2.7亿元。 此外,小镇计划通过打造产业观光旅游线、“人文+生态观光旅游线”对特色小镇的观光体验要素进行有机串联,打造自然城景交融的宜游环境。产业观光线起点为华宝路的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终点为欧洲工业园。“目前正对莲塘古村落、安东尼观光工厂、欧洲工业园c区(滨河公园)申报3a级景区进行调研,另外人文+生态观光旅游线正在规划当中。”颜雪锋说。 祖庙??“岭南文化+祖庙商圈”双修打造文荟小镇 2018年,祖庙街道将依托老城片区深厚岭南文化底蕴和祖庙商圈资源打造岭南文荟小镇,力争成为岭南文化双创新的标杆。 祖庙街道办事处主任李仕亨介绍,为保证小镇建设工作高效率落实,自2017下半年至今,祖庙街道规划3.25平方公里创建范围图、设计3.6公里游览动线、布置规划成果展厅、建立项目库、成立领导小组形成保障机制。 小镇的产业将以岭南文化产业研发设计平台、街道正在建设的“网上老城”大数据平台,形成基于互联网、体验经济、教育和学习、工业与制造四大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 下一步,祖庙街道将选取合适空间,探索“岭南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如以梁园原有非遗博物馆扩建和梁园南则片区旅游民宿开发为契机,在松风路、筷子路等历史街区选取合适的物业,重点引入老字号、非遗传承人工作室、佛山手信、婚庆、高端民宿等文化衍生品创意设计公司和设计师。 另外,祖庙街道还将促进“网上老城”项目线下资源导入。“线上‘网上老城’与线下老城活化线路相呼应,为游客提供便利和精准化的服务体验。”李仕亨说,接下来智能交通设备将在各重要路段节点、商业载体安装调试,发挥交通疏导作用。 另据悉,祖庙街道正加紧绘制3.6公里慢享古镇线上地图,把沿线旅游资源信息导入,助力全域旅游的发展。建立运营团队,通过线上app把祖庙商圈资源整合到数据库。 梁志毅 (【tsxz】更新:2018/5/24 6:49:31)
![]() |